目录导航:
- 中世纪英国舞会礼仪
- 英国人购物礼仪
- 英国葬礼流程
舞会的基本礼仪(准则):
1. 每组舞蹈由两支舞组成,一般会跳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甚至时间更久。一位男士可以两次邀请同一位女士跳舞,也就意味着他们会跳两组舞,那么他们一个晚上起码有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是在一起的。邀请女士两次共舞总带点特别关注的味道,可这关注背后的深意还要依据舞会的实际情况而定。在舞会上如果一位男士与多位女士相识,那这位男士只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向同一位女士发出两次邀请,一是这位女士是他的未婚妻,二是他有意近期内向这位女士求婚。如果这位男士认识的女士不多,两次邀请表示与其他人相比,他更愿意与其共舞。如果这位男士只认识一两位女士,那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了。举行舞会的初衷是为了给人们提供社交场合并且让每个参与舞会的人各得其乐,因此,一对夫妇在舞会上呆在一起很久是对其他人的一种失礼。
2. 一位女士如果没有舞伴则会坐在长椅上等待别人邀请她跳下一支舞。女士可以以不想跳舞为托辞拒绝男士跳舞的邀请,这也表示她在这个晚上的剩余时间里或距舞会结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能和其他男士跳舞。女士在拒绝与其他男士跳舞后,却接受了另一位男士跳同一支舞的邀请,这将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行为。
3. 跳舞时谈吐得体也是优雅气质的一份体现。有些舞中可能会要求舞者静站一会儿等待其他人完成动作。特别是有很多对人一起跳舞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同跳。等着跳下个动作的人在等待时应该聊天。
4. 一位绅士不跳舞时可以四处闲逛看其他人跳舞,但他不能接近其他和舞伴在舞蹈中一起静站的绅士。在内瑟菲尔德舞会上,卢卡斯爵士在达西与伊丽莎白跳舞时靠近达西同他说话是很失礼的行为。当然达西在梅里顿舞会上有充分理由去责备宾利在跳舞时离开简来撮合他与伊丽莎白跳舞。
源于十八世纪下半叶的伦敦社交季,地域并不仅限于伦敦,如此称谓是因为十八世纪后期至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贵族阶层间社交活动达到巅峰状态的浓缩与写照。
乔治时代尤其是工业革命成功之后的英国,每年3月末国会大厦开启的时候,已经在政治舞台上越趋活跃并拥有更多话语权的传统世袭贵族与产业新贵们从英格兰各处的乡间涌入伦敦参政议政。
政治生活之余的闲暇时光便是在伦敦组织各种似是永不落幕的社交活动,直到当年国会第一期关闭的8月初,大家再回到各自的乡村庄园,稍事歇息便转而开始秋天的狩猎季。
英国人购物礼仪在英国购物时,讨价还价是最忌讳的。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丢脸的问题。如果你购买了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或大量商品,你还需要与卖家仔细协商一个完整的价格。英国人很少讨价还价。如果他们认为一种商品的价格是正确的,他们就会购买,如果不是,他们就会走开。
英国葬礼流程英国葬礼习俗:
1、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风气的变化,英国的丧葬礼仪越来越趋于简单化。不少人主张,应当在孤独与静默中寄托哀思、怀念故人。
一般情况下,在家人去世后,其至亲会在报上登一则小启事,说明某人的丧礼将于何月何日何时在某教堂举行。亲友们看到启事后,届时如无特别要务均应前往参加,以表示对死者最后的敬意和对家属的慰问。丧事的祭奠物品只能是鲜花或花圈。
2、丧礼一般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在教堂举行,由牧师主持追思礼拜。到会者按照事先安排的节目唱圣赞诗、奏哀乐、祷告。
丧礼的后半部分是葬礼,在墓地举行。英国的习惯是,只有死者的家属、关系最近的亲戚和最亲密的朋友参加在墓地举行的葬礼,一般的朋友则不参加。
3、英国人的葬制以土葬为主,死者头朝东方,表示迎接日出与复活之意。少数人也举行火葬。
4、参加丧礼的客人,无论男女都要穿黑色或颜色暗淡的服装。男子最好系无花黑领带。另外,要保持肃穆,不可大声言谈。
5、葬礼举行后,失去亲人的家属还有一定时间的服丧期。
丧偶的女子两三个星期内不能见客人,除非是最亲近的亲友;6个月内不能外出拜访;1年之内除音乐会、剧院以及挚友的小型宴会外,不能参加任何舞会、大型宴会或场面热闹的应酬活动。服装也要以素雅的颜色为主。
丧偶的男子则在一定时期内穿着要正式一些,在头两个月内避免花天酒地式的交际活动。不过,英国礼仪在这方面本无一定之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对这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宽松。